2023年,在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養護公司耦合發力、主動作為,完成了全市541.6公里國省道日常保養、應急保障及廈門路等PPP項目道路養護,累計完成產值26059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實現營業收入23176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1.2%;實現凈利潤312.7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4.2%;上繳稅費864.65萬元(含2022年預繳稅費540.5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35.95%。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完成了公司資質升級、延續工作,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升為二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和公路交通工程(公路安全設施分項)專業承包二級資質延續順利完成。
一、降本增效,標準不降,養護“好”的態勢在擴大
1.減少用工+一專多能。從嚴控制勞務用工、外租車輛、設備數量。在保持穩定前提下,分批分路段停用養路員101人,既降低了養護成本100萬元,又減少了安全作業風險。各養護中心管理崗位人員下沉養護一線,充分利用公司自有車輛(每個中心配備輕卡車)、設備、工具進行保潔作業,參與灌縫、坑槽挖補、標志牌維護等小修施工,降低用工成本。
2.保養方式+因路而異。優化人工和機械相結合保潔模式,落實負責人跟車清掃制度,確保清掃效率和質量,既降低了油耗,又進一步杜絕了油料跑冒滴漏。根據各條道路實際路況情況和經濟合理性調配使用清掃車、灑水車,定專人、定路線、定時間清掃。
3.預防性養護+精細化養護。落實預防性養護常態化,將病害處理在發展初期;組建3支小修專業施工隊伍,各養護中心負責收集路面大中修施工接頭等剩余瀝青混合料,用于熱再生挖補車進行坑槽挖補,降低小修成本;改變冬季傳統外購冷補料模式,自行拌和瀝青冷補料,節約養護費用;保證交通標線質量前提下,采用不同規格涂料施劃不同車道線,節約成本;日常養護低費率購買不記名團體意外傷害險、第三者責任險,降低了責任風險和賠償成本。全年完成灌縫228608m、坑槽挖補20050㎡、施劃標線34721㎡、護欄維修2792m。
4.未雨綢繆+實戰導向。以實戰為導向,積極開展應急救援演練,組建12支應急隊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遇強降雨冰雪等惡劣天氣和道路事故快速出動,保障公路暢通,重點做好了S220平臺疏港高速橋底、G204繞城嵐山段沈海高速橋底等路段夏季防汛,東港、嵐山S220龍口水庫、S313石溝崖、五蓮G342三關、S222紅泥崖等路段冬季除雪防滑,圓滿完成了春運、兩會、雙節、省廳國省道綜合督導等保障任務。
二、提質增效,重點突破,工程“強”的走向在延續
1.項目管理+精益求精。強化質量、進度、成本、安全環保等各環節管控,順利完成2023年第一、二批國省道養護大中修項目10余條30幾處段124公里的路面修復、提升和改造,完成產值19110萬元,圓滿完成全國公路大檢查、省市多級鄉村振興觀摩會等應急保障施工任務。
2.擦亮品牌+激發產能。充分激發交安設施加工廠生產能力,完成東港農村公路、莒縣校車路線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標志牌、南沿海高架橋聲屏障加工等產品。高標準高速度完成空港園區道路綠化亮化工程,受到空港管委會肯定、表揚。
3.解決欠款+途徑多樣。為解決往年欠款,協商建設方使用債務方自有優質美國紅楓等苗木用于道路綠化栽植,沖抵抵賬,且苗木質量得到業主充分認可。
三、創新增效,開拓進取,項目“新”的動能在成長
1.綜合加工+專精特新。建成集設計、生產、銷售、安裝和維修于一體的交安設施綜合加工項目,朝著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今年2月建成以來,累計完成產值1000余萬元。
2.補齊短板+強基固本。籌建街頭公路養護中心,完善日常養護基礎體系,更好完成全市道路大中修及路面修復工程,補齊道路坑槽挖補等小修瀝青混合料出料不靈活短板,進一步提升全市普通國省道主干線的日常養護能力。
(四)嚴管增效,同頻共振,基礎“優”的因素在累積
1.黨建引領+合規管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黨建塑形體檢強筋骨活動,實現黨建在一線引領、標桿在一線樹立、困難在一線解決。修訂《合同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辦法,完善物資、機械設備采購審批等10余項審批流程,進一步提升了合規管理水平。
2.落實責任+一排底線。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開展公司及部門級安全隱患排查500余次,整改各類安全隱患95處。強化廉潔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守牢“一排底線”,營造了風清氣正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