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山東10月13日訊 頤養健康產業是一項惠及老年人的朝陽產業,日照交通能源發展集團作為國有企業,在康養產業上厚植情懷,堅持“高端+普惠”養老模式,圍繞醫養、康養、樂養、享養、智養、學養,創新培育“頂層式”大健康產業生態,打造健康養老新名片,實現了健康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頤養健康產業綜合體項目被山東省評為“2020年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醫養結合典型做法被山東省衛建委評為“全省醫養結合典型案例”;新型組織創面修復項目被山東省評為“2021年省‘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交發鈺安·茶香里康養三期項目被山東省列為“2022年重大項目”。
頤養健康產業綜合體項目是公司布局的首個康養項目,由集團和市醫院聯合打造,投資6.5億元,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設醫養結合養老床位1448張。項目一經推出,得到眾多意向客戶和業內的高度評價,獲得多項省級榮譽。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項目取得的一系列成績,離不開集團前期精準捕捉市場信息,“重倉”布局大健康產業的決心。康養項目是強運營的業態,當前的康養產業鏈上,參與者眾多,不乏成熟解決方案,而一個能夠高效且平滑地實現“醫養結合”的項目卻很難遇到。對此,集團推行“醫養聯動”,著力實現“養中融醫”,與市醫院建立聯動機制,開通雙向轉診、急診急救綠色通道,市醫院專家醫生定期巡診、巡護,為老人提供專業的醫護保障;內設康復醫療中心,配備康復師、醫生、護士,為入住老人提供就醫、購藥等日常診療服務;設置康復區,引進國內先進康復醫療器械,為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康復理療服務。從一開始,就為項目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基礎。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集團摒棄“快進快出”思維,突出理念創新,完成了開發商到服務運營商的轉變,站好 “美好生活創享者”的功能定位,區別于傳統的養老機構,將“養老”變“享老”,著力打造硬件一流、服務一流“雙一流”的健康產業綜合體,全方位采用適老化設計,每套公寓實行精裝修,家具家電一應俱全,設置一鍵緊急按鈕、無線移動定位、無障礙通行、防滑地板、安全扶手、圓角家具、雙貓眼設計等近百項適老化設計,從各個細節為老人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活動空間。打造“五心”暖醫康、“三心”系夕陽的養老服務品牌,圍繞生活、健康和快樂三大服務內容,制定服務細則等制度20余項,確定服務標準100多項,讓入住長者吃的有滋有味、玩的快快樂樂、過的健健康康。
“菜單式服務”,正是頤養項目精致服務的一個縮影。老人入住后,除可享受日常照護、基礎健康、智慧安全等服務外,也可根據個人消費需求,定制老年大學課程、康養理療、健康旅游、失能半失能照護等個性化服務,滿足大眾養老的多樣化需求。目前,一期已建成運營,二期即將投入使用。
通過頤養健康產業綜合體項目的運營,集團在養老服務、運營模式等方面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熟悉了市場。為進一步拓展大健康產業板塊,集團積極尋找合作機遇,與在養老方面有豐富經驗、在醫療方面有專業資質、在醫護方面有專業隊伍的鈺安醫療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突出“高端+普惠”的功能定位,在高新區打造交發鈺安·茶香里康養三期,設置醫養結合床位1500余張。
項目占地60畝,總建筑面積7.43萬平方米,其中建設醫養中心大樓1棟;配備二級中醫綜合醫院1棟;建設康養公寓四棟。與康養一期、二期不同,該項目定位為以中醫為主、中西并重,集頤養、醫療、康復、護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普惠性養老機構,實現“以養促醫、以醫助養、醫養結合”的新型醫養關系。目前該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生物醫用材料是發展大健康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戰略需求。公司積極推動產業創新,瞄準生物醫藥前沿,投資1.58億元,在高新區規劃建設高值醫療器械產業園,打造集研發、生產、倉儲、物流等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醫療器械產業中心。項目占地49畝,規劃建筑面積50060平米,設計建造樓宇式GMP標準廠房1.2萬平米,醫藥、醫療器械倉儲物流中心1.45萬平米,配套研發中心、實驗室、辦公用房、人才公寓2.3萬平米。
在推進園區建設的同時,集團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同步推進項目招引,吸引醫療健康產業項目入駐高值醫療器械產業園,構筑大健康產業集群。目前已成功招引新型組織創面修復、生物活性骨粉等項目入駐。新型組織創面修復項目,主要進行組織創面修復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工作,利用一項人工活性組織培養的核心專利技術,主要研發和生產自體組織工程皮膚醫療服務、異體組織工程皮膚膜片產品及細胞營養液、醫療美容等系列化衍生產品,是一個組織創面修復領域的“獨角獸”項目,依托上海燒傷領域頂尖的院士團隊、海軍軍醫大學醫療資源和上海市的人才資源優勢,組建了包括20余名高科技人才的科研團隊,完成自體創面修復臨床實驗,產品即將上市;生物活性骨粉項目,以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為技術支撐,主要生產磷硅酸鈣、羥基磷灰石、alfa(beta)-磷酸三鈣、磷酸四鈣、硅酸三鍶等骨科修復材料,通過標準化流程、規模化生產,打破當前國內骨科材料市場材料購買難、質量不穩定的現狀,實現骨科材料的進口替代,解決當前高端骨科材料被國外壟斷,破解“卡脖子”難題。目前項目已經入駐高值醫療器械產業園,年內可投產。